2025-11-18 17:10:25
来源:水母网
水母网11月18日讯(通讯员 王雅麟)为积极应对2027年烟台中考全面启用省统一命题的新形势,进一步提升教师单元教学设计能力,2025年10月30日,烟台港城中学化学组围绕九年级第三单元《海洋化学资源的利用》开展了首次深度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围绕“在单元教学设计中如何恰当应用教材中的素材”这一核心议题,旨在探索新课标背景下的教材资源有效整合方法与教学转化路径。
活动伊始,教研组长王雅麟老师系统介绍了本次教研的整体规划。她指出,在省内多种教材版本并存、中考命题统一依据《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教师需重新定位教材的角色——它不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而是服务于课程目标的“优质素材”。为此,教研组围绕“整合重构”“活动设计”“评估反馈”三大子任务,分四次教研活动逐步深入开展,着力构建以素养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单元教学新样态。

在单元教学设计学习交流环节,赵琳老师分享了大单元教学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案例,王金颖、于晓明、李晓梅等老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如何把握单元主线、促进知识结构化发表了意见。

在说课与研讨环节中,迟岑迪老师首先回顾了旧教材下本单元的教学设计,引发大家对“新教材变动部分应如何处理”的深度思考。王静老师提出以“获取物质—提纯物质—转化物质”为线索重构课时安排,体现学生认知的递进性与思维发展的阶梯性。王梅、姜韶利老师则聚焦“海水制镁”教学细节,强调从“混合物分离”这一化学基本方法出发进行整体设计,避免知识点孤立处理。

刘维林老师以“海水制碱”为例,剖析了新教材对“侯氏制碱法”的定位变化,指出应通过介绍工业流程帮助学生理解“化学转化”在资源利用中的价值,而不必强求知识记忆,体现了初高中衔接的教学智慧。林林老师从“盐类物质”的代表性入手,设计了“从生活到实验室再到工业”的教学路径,强化盐类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联。李晓梅老师则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强调知识构建需“前勾后连”,注重已有经验的激活与后续学习的铺垫。
活动最后,姜韶利、迟岑迪、李晓梅等老师分别承担了策略整理、方案修订与课时设计等后续任务,确保教研成果有效落地。刘雪莲副校长与闫大伟主任对本次教研的选题精准、过程扎实、研讨深入给予高度评价,并鼓励教师们继续用好“教研主题属性表”等工具,推动教研活动持续走向系统化、专业化。

本次教研不仅回应了教师在新教材使用中的真实困惑,更在理念碰撞与方法共创中,为构建“以标为本、用材育人”的教学新范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辑:薛玉兰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