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8 08:43:46
来源:水母网

2025年芝罘区优秀教育工作者 姜俊艳
自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天起,我便将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与热爱,深深镌刻在每一段时光里。多年来,我始终以勤勉为笔、以创新为墨,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坚守教书育人的初心使命,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恪尽职守勤耕耘,锐意进取显担当
教学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多年来,我始终将提升教学质量放在首位,深耕教学一线,从未有过丝毫懈怠。为了让课堂更具吸引力与实效性,我反复钻研教材重难点,主动研读最新教育政策与教学理论,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实践,不断探索贴合学生认知规律、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教学模式,每一次教学尝试,都只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在完成常规教学任务的同时,我还承担着学校工会、老干部服务及办公室考勤等多项工作。面对繁杂的事务,我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统筹协调,无论是组织教职工参加文体活动、关心老干部生活需求,还是严谨落实考勤制度、保障办公秩序,都力求做到细致入微、精益求精。凭借扎实的工作作风与突出的工作成效,我赢得了同事、学生及家长的广泛认可与好评。
修身立德铸师魂,笃学精进强素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字箴言是我从教以来始终恪守的准则。在师德修养上,我深知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用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学生树立榜样。对待学生,我始终秉持“尊重与关爱并行”的原则: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差异,保护他们天马行空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当学生面临困惑时,我是耐心倾听的“引路人”;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我是真心喝彩的“见证者”,努力成为学生健康成长路上最可靠的伙伴。
在与同事相处中,我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积极参与集体教研、课题研讨等活动,主动分享教学经验,也虚心汲取他人长处,与团队成员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我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无论是参加教师培训,还是研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教育经典著作;无论是尝试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还是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方法,我始终以 “学习型、研究型教师”为目标,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专业素养,只为以更扎实的学识、更开阔的视野,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以爱育心伴成长,春风化雨润无声
我始终坚信,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而这份“摇动”与“唤醒”的核心,便是“爱”。
曾有一位学生,性格内向,课堂上总是低着头,从不主动发言,学习基础也相对薄弱,眼神里常常带着不自信。为了帮助他,我多次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了解到他因家庭环境特殊,从小便习惯了自我封闭。找到问题根源后,我开始尝试用“细节”温暖他:课堂上,我会特意设计一些难度适中的问题,用鼓励的眼神示意他回答,即便答错也会先肯定他的勇气;课后,我会主动找他聊天,从他感兴趣的篮球话题聊起,慢慢拉近彼此的距离。
一次班级大扫除中,我发现他做事格外认真,不仅把自己负责的区域打扫得一尘不染,还主动帮同学整理工具。我立刻在全班面前表扬了他,并提议让他担任“卫生小组长”。从那以后,他的脸上笑容多了,不仅主动承担起管理班级卫生的责任,课堂上也开始主动举手发言,学习成绩更是稳步提升,慢慢融入了班集体这个大家庭。
这件事让我深刻体会到: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星辰,都渴望被看见、被认可。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充满耐心的心灵,用真诚的关怀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用智慧的引导帮助他们克服成长中的阻碍,陪伴他们一步步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回望从教之路,每一步都走得坚实而笃定;展望未来征程,教育事业的使命依然任重道远。今后,我将继续坚守教育初心,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教学实践,以更精湛的学识提升育人本领,在三尺讲台上,继续书写“桃李满天下”的教育篇章,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全部的光与热。
编辑:薛玉兰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