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2 08:55:15
来源:水母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立校之本,兴校之源,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教师的培育,需要高质量的教师专业发展。烟台十四中作为一所完全中学,共有在岗教师190名,平均年龄43岁,这是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队伍,既有一批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也有一群思维活跃的青年教师,其中,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达43位,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有51位。多年来,烟台十四中秉承“以人育人 共同发展” 的教育理念,坚持以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通过目标引领、课程统整、科研保障、团队支撑、评价调控等系列措施,打造出一支高素养、专业化、创新性的教师队伍。
目标引领,建立教师专业攀升规划
职业分阶,构建目标体系
教师专业发展贯穿于教师整个职业生涯,基于教师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将教师专业素养与发展目标紧密联系,构建教师专业发展进阶目标体系,引领教师找准专业发展的起点、明晰发展的方向。教师职业生涯可以分为探索期、转化期、成熟期和精进期四个阶段,烟台十四中以此为依据,以教龄为划分基础,结合烟台十四中教师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教师专业发展进阶目标体系。
目标定位,明确发展方向
教师采用SWOT分析方法进行现状分析,结合专业发展进阶目标体系,定位自己当前专业发展现状,明确未来发展方向,然后从课堂教学、学生管理、课题研究、专业阅读等维度梳理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并制定详细阶段性目标和具体措施。第一年目标完成后,根据目标完成情况修订下一年规划,以维持规划的连续性、目标的一致性,促进教师明确目标和实现目标。
课程统整,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学校立足教师专业发展关键素养,从师德、学科教学、综合育人、自主发展等方面完善课程体系。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我们主张分类分层进行梯度培训,基于教师个人特点和发展需求,分类实施校本培训课程。探索期教师,学科教学能力是专业发展的重点,因此,培训课程围绕课标及教材解读、课堂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等方面展开,力求教师“站稳讲台”;转化期教师,培训课程的重心在于提升教师的综合育人艺术,围绕班级内涵发展和家校沟通能力等方面实施课程,要求教师“站好讲台”;成熟期教师,课程培训的重心是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通过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实践反思等途径促进教师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系统化、理论化,实现个性化专业学习与研究能力提升,提高区域影响力,力求“站远讲台”;精进期教师,课程培训聚焦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和教育情怀培养,应用系统的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提炼个人教学主张和教育思想,寻求“站高讲台”。
教研保障,扎实教师专业发展根基
校本教研不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保障,更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烟台十四中在开展校本教研过程中坚持问题驱动、专题研讨、专业引领、合作互动等原则,借助校本教研帮助教师形成学习、实践、反思、改进的教学研究样态。问题和需求是烟台十四中开展校本教研的出发点,实现自我发展是校本教研的落脚点,烟台十四中通过近几年校本教研实践和探究,提炼出基于问题导向的“四步教研”模式:基于困惑→ 凝练问题→归因分析→制定方案→研讨交流→形成措施→教学实践→反思改进。教研的核心问题来源于课堂、学案、考试、作业等实践中生成,通过四步教研模式,教师的教研内容聚焦并落到实处,并将教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促进课堂提质增效。在“四步教研”模式的基础上,烟台十四中将教研内容和形式进一步丰富拓展(集体备课、课例研讨、专题论坛、模式研究、观课评课等),拓宽教师专业思路、提升教师研究意识。例如,在课例研讨方面,我们构建了集体备课→观课评课→议课改课的校本教研模式,通过个人的思维创新和团队的智慧众筹,将课堂逐步走向深度学习。
团队支撑,拓展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教师专业的发展,离不开团队的支撑,近年来,烟台十四中着力构建专业发展实践共同体,分类聚集有相似发展需求或追求的教师,相伴学习、实践、探讨,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团队成员之间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研修学习和即时互动交流,实现专业素养共同发展和提升。烟台十四中除了年级组团队、班级教学团队外,还组建了“三E”团队、青年发展共同体、班主任发展联盟等跨学科、跨年级的特色共同体。以部分典型团队为例:
“三E”团队:为解决精准教与学两大教学难点,烟台十四中成立“三E”团队,以点带面支撑“个性化教与学”。“E-峰”团队:通过技术骨干的培训和指导,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E-教”团队:通过教研骨干的示范和带动,引领教师剖析信息技术与个性化学习的契合点,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E-研”团队:通过科研骨干的研究和实践,突破“互联网+个性化学习”中的疑难点。“三E”团队的实践融合,有效解决了个性化精准教与学两大难题:按需教学与按需学习,实现了精准教学,最大化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了学生学习力的提升。
为促进探索期教师专业快速发展,尽快站稳讲台,烟台十四中成立了青年发展共同体,培养路径主要包括三段:
(1)导师指引助发展:学校为每一位青年教师配备了学科导师和班主任导师,导师们在实践工作中根据每位青年教师的个性特点进行即时指导,共同体成员与导师间可以线上线下即时互动交流,以此助推青年教师走入专业发展快车道。
(2)名师引领提内涵:借力校内外名师资源,以课堂教学、班级管理、课题研究为主题,进行阶段性专题培训和交流,为青年教师成长发展指明方向。
(3)读书交流促成长:为培养青年教师的阅读与反思习惯,提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维意识,烟台十四中每学期安排共读一本教育专著。学期末进行青年教师读书交流活动,将阅读收获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交流感悟,反思得失,改进实践,进而促进青年教师内涵发展。
为助力骨干教师将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提炼上升到理论层面,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我们成立了“科研骨干团队”,着力进行课题研究相关的专题培训,包括:“教师为什么要进行课题研究”“如何进行课题”“如何规范撰写课题申报书”“如何进行课题成果提炼”“如何撰写科研论文”等等。团队成员在理论培训的基础上,以校级课题为基础进行实践体验和打磨,通过课题申报、开题汇报、阶段性成果汇报、结题汇报答辩等活动,在研究与实践中不断反思、改进和优化课题,在此基础上再逐级进行区、市、省级课题申报。通过阶梯式培训及引领,骨干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评价调控,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动力
教师专业发展是外推内化的系统工程,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外在的评价措施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可以引领教师持续化的专业发展。
搭建教师交流展示平台
学校通过各种活动给不同层级、不同学科、不同专长的教师搭建平台,让教师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舞台。例如,每学期举行面向全体教师的“四同展示课”、“教学大比武”;以青年教师为核心的“读书沙龙”;以骨干教师为核心的“教育教学论坛”、“班主任论坛”;以科研骨干为核心的“教育科研观摩研讨”;以区域名师为核心的“名师讲堂”;以优秀教研团队为核心的“主题教研展示”等系列活动,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众多展示交流的机会,大大激发了教师的专业成就感。
搭建学校荣誉表彰平台
学校针对不同阶段、不同教师的发展需求,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的综合表现,采用“固定奖项+自主申报”的方式评选七星教师,包括“德育明星”“教学明星”“创新明星”“科研明星”“爱校明星”“教学新星”等。教师还可以根据各自岗位和团队的特点,自主申报参与评选“首席班主任”“首席教师”“最美教师” “优秀教研团队”“优秀年级团队”等校级个人和集体荣誉称号,在教师节、毕业礼等关键节点进行专项表彰奖励,并纳入地市级评优指标,有效激发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提升了教师的荣誉感和职业幸福感。
学校经过多年的系统化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不断提升,打造出了一支高素养、专业化的精英型教师队伍,近5年来,出版教育专著十余部,有20余项省级以上课题结题或立项,40余项区市级课题结题或立项,3位教师被评为正高级教师,有5人次获得国家级优质课奖,11人次获得省级优质课奖,40人次获市级优质课奖,50人次获得区级优质课奖;有125人次获得区级以上荣誉,其中2人获得山东省特级教师,1人获得齐鲁名师,3人被认定为“烟台市名校长”,6人被认定为“烟台名师”,12人被认定为“芝罘名师”。
教师的发展推动了学校教育质量持续提升,先后荣获芝罘区活力新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学校、芝罘区教学质量优胜单位、烟台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学校、烟台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两个学科荣获区活力新课堂建设学科教学研究基地。
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已形成了互通共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高质量的学校带动着高素养的教师队伍为十四中学生的发展扎实奠基,也必将推动着学生们飞向更高、更广阔的未来。
薛玉兰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