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教育频道>今日聚焦
【幸福讲述】姜荣婷:​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

2025-09-29 08:32:11

来源:水母网   烟台港城中学



1396d5c95665689bbe8abcb8453632e2.jpg

2025年芝罘区优秀教师 姜荣婷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于我而言,教育是水滴石穿、润物无声的长期付出,是一场以心灵唤醒心灵的修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这几句话不仅镌刻在校园中,也深深烙印在我的从教信念里。

我常常提醒自己,每一次走进课堂,都应该像奔赴一场期待已久的约会一样。我反复自问:这节课学生到底能学到什么?四十五分钟、几十个人的生命时间交织在一起,是否值得?有没有更优的教学方式?正是这种“约会心态”,让我始终以灿烂的笑容迎接学生,哪怕他们心情低落,也希望能因此一扫阴霾,感受课堂的别样温度。

记得那年教初四,有几个孩子常在我讲得神采飞扬时突然站起来,提出看似“钻牛角尖”的问题,甚至犯一些“低级错误”,却一副不辩明白决不罢休的架势。起初我也有所不适,其他学生也常劝他们“快坐下”。但当我看到他们因执着而涨红的脸时,我意识到,他们不是捣乱,而是真的被问题困住了——我要做的,是帮他们解开这个结。我开始把他们看作“化了妆的天使”,他们的问题,恰恰折射出我在备课中的盲区。于是,我鼓励学生提问,坦然地说:“我喜欢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我懂的就讲,需要思考的,下节课再告诉大家。”往往静心思考后,我总能理清思路,为他们清晰解答。每当我略带自夸地问一句“现在,舒服了吗”,或自我打趣“上你们班的课我得时时准备接招”,孩子们总会开怀大笑。那一刻,我深深感到,师生一场,是生命与生命的彼此成就。

教育,要懂得在细微处育人。我常常换位思考:“如果这是我的孩子”——这样的视角,让我更能理解学生、贴近学生。为营造积极班风,我坚持“榜样激励法”:不写作业的,就表扬认真完成的;不问问题的,就鼓励积极提问的。我直言:“我喜欢某某问问题的样子,欣赏某某的书写。”坦诚的欣赏,往往比批评更有力量。期中期末复习时,学生容易浮躁,个别孩子难以安静听课。我抓住几个孩子提醒我“家访要戴口罩”“别忘了喝水”等小事,在班内放大表扬,并说:“你的好人品,一定会为你带来尊重和好运。”简单的肯定,却唤回了他们的专注与自信。

教学,是一场永无止境的修炼。每节课后,我都坚持即时反思,尤其被听课后,必详细记录优缺点。我曾以为可沿用往年教案,却总发现仍需重写——这恰恰是专业的成长。无数深夜独坐思考、周末反复磨课、遭遇瓶颈的辛酸、豁然开朗的狂喜,都是自我突破的印记。我常告诫自己:要干,就要干到最好。若无精湛业务,何以取信于学生?

我始终认为,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它是以行为影响行为、以思想熏陶思想、以精神引领精神的漫长过程。我愿在这条路上,持续成长,始终向前。

编辑:薛玉兰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相关报道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