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2 16:44:57
来源:水母网
烟台港城中学孙瑞老师
粉笔灰在阳光下飞舞,映照出三尺讲台上最朴素的光芒。五年前,当我第一次站在讲台前,面对几十双清澈的眼睛,内心涌动的不仅是紧张,更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从那一刻起,我明白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生命的对话。回望这些年的教育历程,师德于我,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融入日常的温暖实践;幸福感于我,不是遥远的追求,而是与孩子们共同成长的每个当下。在这条双向奔赴的道路上,我用真心换真心,以生命影响生命,收获了最纯粹的教师幸福。
接手新班级的第一天,我就发现了坐在班级角落的小小,他安静内向,沉浸于书本,和任课老师了解到他还曾因脾气倔强而顶撞老师。但我很快发现他并非“问题学生”,而是有着良好习惯、默默努力的少年。为了帮助他进步,我从基础入手,利用午自习耐心指导他朗读古诗,逐字纠正发音,并在他取得进步时给予真诚的表扬。渐渐地,小小开始主动请教问题,学习态度明显改善。初三下学期,小小展现出惊人的转变——原本抗拒体育课的他,开始主动跑步锻炼,甚至牺牲午休时间在操场挥洒汗水。我在肯定他毅力的同时,也提醒他注意运动安全和饮食健康。在生物实验考试中,小小展现出优秀的动手能力,并成功帮助同学,最终获得A等级。这次成功点燃了他的信心,他开始主动寻求进步。初四开学,小小彻底蜕变:课间不再玩耍,而是专注背诵课文、研读笔记。曾经的“班级倒数”在月考中逆袭,语文成绩甚至超越同桌。他冲进办公室报喜的身影,让我体会到师德的第一重境界——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操守,而见证他们突破自我的瞬间,则是无可替代的幸福馈赠。
面对班级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我尝试打破传统管理模式,推行"小组积分制"。将班级分为十二个小组,每组有组长,组员也有角色轮换。积分不仅来自考试成绩,更包括课堂参与、互帮互助、卫生保持等多元维度。每周五的总结会上,孩子们自己分析得失的画面令人动容。记得有一次,一向调皮的小李因为帮助同桌讲解数学题为小组赢得加分,全班自发鼓掌时,他脸上浮现的羞涩与自豪让我看到评价机制变革的力量。更让我惊喜的是,两个学期后,班级不仅平均分提高,孩子们还自发组织了"学习互助社"。这种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让我领悟师德的第二重境界——教育的艺术在于唤醒而非塑造,而学生自主成长的惊喜,恰是教师幸福感最丰沛的源泉。
晨曦微露时教室的灯光,午后蝉鸣中沙沙的翻书声,构成了我教育生活中最宁静的乐章。坚持每天早自习前十分钟到校,午自习全程陪伴,起初只是出于责任,却意外收获了教育的"黄金时间"。小宋在早读时心不在焉,私下询问才知是担心病重的爷爷;小吴午休时总是赶作业,谈话发现他放学后排满了辅导课,才着急完成作业。小林同学每次考试之后都特别焦急地问成绩,沟通之后才知道她的父母给的学习压力特别大。这些隐秘的烦恼,在朝夕相处中自然流露。我私下联系小宋的母亲,看能不能帮上忙,协调科任老师,安排适量的每日作业,在家长会后和小林的父母单独沟通,告诉他们孩子面临的心理压力。当毕业典礼上,小林妈妈含泪感谢老师及时发现孩子的情绪变化时,我懂得了师德的第三重境界——教育发生在任何时刻,而能够成为学生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是教师独有的精神富足。
初四的教室里,空气中都弥漫着紧张的气息。面对升学压力,我打破"一刀切"模式,尝试分层动态管理。中间两排的"精英区"学生自主命题互相挑战;向外两排"奋进区"的孩子们围着优生讨论得热火朝天;后排"基础区"的我每天亲自检查基础练习。有同事质疑这样会伤害后进生自尊,但当看到他们因为目标可达而重拾信心,当家长会后,小洋的母亲找到我说"孩子第一次觉得学习有盼头"时,我确信因材施教才是最大的教育公平。一模出成绩那天,班级整体成绩又取得了进步,更珍贵的是每个孩子都实现了自我超越。这让我体悟师德的第四重境界——教育不是工业流水线,而应是让每粒种子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长的花园,而见证百花齐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中考前最后一个月,教室里弥漫着焦虑的气氛。这个阶段,孩子们的心态是最重要的,我作为班主任知道,同样我也想办法让孩子们知道。我会在每个课间进班,让有问题要问的同学能找到老师,大课间更是会把孩子们撵到操场上放松。尽量记下孩子们每次的成绩,给进步的学生以鼓励,给落后的学生进行成绩分析,和临界生分析中考目标和最后突击的科目。中考当天,看着他们从容走进考场的背影,我突然明白师德的最高境界——教育最终是关乎心灵的工程,当学生面对人生大考时,带给他们内心的安定与力量,才是教师职业价值的终极体现,而这种精神的传递,恰是教育者最深刻的幸福。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在这两年的班主任旅程中,我越发懂得,师德与幸福感从来不是单向付出与获取的关系,而是相互滋养的循环。当我们以敬畏之心对待每个生命的独特性,以智慧之眼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以仁爱之情陪伴他们渡过成长的沟坎,教育的幸福便会不期而至。这种幸福不在远处,就在学生豁然开朗的眼神里,在他们勇敢前行的脚步中,更在无数个平凡日子里,我们共同书写的故事里。
马上站在新学期的讲台上,阳光依旧,初心如故。我知道,在这条用生命影响生命的道路上,师德是我永恒的灯塔,而幸福感,则是沿途最美的风景。未来,我愿继续做那个点灯的人,用专业与爱心,照亮更多孩子前行的路,也在这种照亮中,收获属于教师的无上荣光与幸福。
编辑:薛玉兰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