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4 20:54:37
来源:水母网
烟台港城中学一级教师 杨洋
从教17载,没有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有的,只是安稳踏实地工作,争取不辜负学生和家长的信任。
比尔盖茨曾说过“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这句话对老师这个职业而言,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教师,我们的精神支柱何在?我想,答案便是:师德。那么师德的本质是什么?一直以来,我认为都是爱与责任。
一、爱与责任成就了我
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经历过孩童求学时代,相信肯定有老师至今让你念念不忘,我的求学时代也遇到了很多位好老师。
记得小学时候父亲曾经先后两次遭遇车祸,家庭经济一度非常困难。有一次学校要征订夏季校服,一套10块钱,我支支吾吾应对班主任的催促,异常羞愧。班主任袁老师知道情况后,二话不说帮我垫付了费用。那年是95年,后来才知道老师自己工资也才200左右。直到现在我都非常感激班主任对我的帮助,让9岁的我小小的自尊心能够被保护。
初中的时候,我的英语成绩不理想,当时的英语老师上课提问,课下单独教我学习方法。在褚老师的关心下,我的成绩有了大幅度进步,学期总结时,褚老师自掏腰包奖励进步同学,还单独给了我最好的一个笔记本。后来辗转不同地方上高中和大学,直到工作,这本笔记本我都一直带着,提醒我自己“有志者 事竟成!”
高中的时候,我所在的班级纪律、成绩都不好,先后换了三任班主任。高三最后一年,物理张老师临危受命,印象最深的是他每周都给我们开班会,鼓励我们要自信。最后一年,因为张老师的到来,班级整体凝聚力大大增加,成绩也稳步提升,因为崇拜,我也选择了物理专业,成为一名物理教师。
后来的我,大学毕业后结婚生子,家有一对双胞胎,本来是人人羡慕的喜事,但是俩孩子却被确诊感统失调,发育迟缓,如果不干预,严重的会发展成为自闭症。那时候感觉天塌了一样,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市区一家专业感统训练中心。我带着俩孩子挤公交,风里来雨里去,每周三次去做感统训练,直到小学三年级,整整坚持了8年。如今孩子们已上初中,健康向上,开朗活泼。一路走来我的孩子也遇到了很多位好老师,是他们的无私帮助成就了我的孩子。我心存感激,内心铭记!
回顾我和孩子的亲身经历,是爱与责任成就了我们。
二、我用爱与责任回报社会
作为一名老师,我从不敢懈怠,肩膀上的责任让我时时躬身自省,要尽自己所能将这种爱传递出去,回报社会。
作为班主任,去年6月份又送走一届毕业生。回想去年刚刚接班,仿佛就在昨天。我仍旧清楚的记得,第一次物理小测,15道选择题,孩子们半小时都没做完。第一次开全体家长会,8位家长请假,各种理由让人哭笑不得。
我意识到,要想改变这种局面,不光要培养学生,更要培训家长。
于是,每两个周沟通一轮家长就成为了我工作的日常。慢慢地,家长学会了作为父母应该怎样去陪伴九年级的孩子。在教学管理中,接班的那天起我就将办公桌搬到了教室,因为我明白,班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处事品行想要在短时间内得到突破真的非常难,需要时时监管。我虽然心里也没底,但是我告诫自己决不能露怯,要始终坚信一点:只要不放弃,结果总不能更差!
班级坚持了一整年视频晚自习,就连寒假,除了过年一周,其余时间我们一直坚持每天早晨6:30开始早自习。不问学多少文化知识,至少教会孩子们一件事:那就是下定决心做事,就要坚持到底!
幸不辱命,在校领导、班级任课老师和家长们的共同关爱下,班级孩子们的表现越来越好,他们学会了:世界对我温柔以待,我拿温柔回报世界!
去年的中考,不负期望,孩子们也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家长和孩子们终于带着满足和喜悦离开港中,奔向下一站。
我想,作为老师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成就了学生,得到了敬重。
20届毕业生小张同学在专业和文化课过线后给我发来消息报喜,当时这个孩子名次不够公办,恰逢四区刚开始统一招生,孩子有特长,我就鼓励她去报名牟平育英艺术中学,不妨去捡个漏。孩子本来升学无望,最后却顺利进入普高读书,高考后,又如愿进入了本科大学。从孩子喜悦的语气中,我听出她的激动和终于达成所愿的自豪!
另外一个孩子小赵,由于各种原因,八年级我刚接班的时候孩子一句整话不会说,已经开始有自闭的倾向,而家长还没有意识到问题严重性,认为孩子就是叛逆,后来多次与家长沟通,终于说动家长一起努力。孩子从刚上八年级8科刚过200分,提升到中考超过410分,顺利考入一职春考班,高考后家长报喜,孩子春考成功过线,进入了本科大学。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我想许多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肯定也有着和我一样的经历。我们自豪于学生的发展,满足于家长的肯定,欣慰于家长和孩子们的感恩。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耕作在教学第一线,以身示范,以德育人,用爱与责任浇灌我们的事业,眼看他开花结果,四季轮回,未曾后悔。
很喜欢冰心老师写给葛洛的一段话,“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经长途,点缀的花香弥漫,使穿梭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觉得幸福。”
附:
作者简介:
杨洋,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烟台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个人、芝罘区优秀班主任、芝罘区教学工作先进个人。执教的优质课曾先后获得,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省级优课、烟台市优质课一等奖、烟台市电教优质课一等奖、芝罘区优质课一等奖、芝罘区教学大比武一等奖。
放学后与学生共同研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定期召开班级家长会
学生报喜
学生家长报喜
编辑:薛玉兰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